中国饮食成语1
【一蟹不如一蟹】
《通俗编·禽鱼》引《圣宋掇遗》:“陶穀奉使吴越,忠懿王宴之,以其嗜蟹,自蝤蜂至蝴,凡罗列十余种。穀笑曰:‘真所谓~~蟹不如一蟹也。'”
后世用此成语,比喻一个不如一个。
【一饮一啄】
泛指人的饮食。语出《庄子·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祈)畜乎樊中。”雉,野鸡;樊,鸟笼。沼泽野鸡,饮食随心,自由自在,顺其本性。人类饮食亦应如此。
【一饭千金】
汉代韩信少年时家贫,在淮阴城下钓鱼,有位漂絮的老妇人给他一连吃了几十天饭,后来韩信做了楚王,特意拿千金来报答她。故旧时称受恩而厚报为“一饭千金”
【三旬九食】
东晋陶潜《拟古》诗云:“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后用以形容家境贫寒,得食艰难。
【举案齐眉】
据《后汉书·梁鸿传》记载,梁鸿受雇为人舂米,每次回到家里,妻子为其端饭,不敢于鸿前仰视,常“举案齐眉”。案是有脚的托盘。故旧时称夫妻相敬为“举案齐眉”。
【十日饮】
比喻朋友尽情欢聚。语出《史记·落睢蔡泽列传》:“秦昭王乃详(佯)为好书遗平原君曰:寡人闻君之高义,愿与君为布衣之友,君幸过寡人,寡人愿与君为十日饮。”后人亦称“平原十日饮”。
【千里莼羹】
著名的风味特产。清淡的莼菜。莼羹,莼菜制成的羹。
《世说新语·言语》:“陆机诣王武子,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云: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
【卜昼卜夜】
称宴享无度,昼夜相继为卜昼卜夜。《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载:齐桓公使敬仲为工正,并到敬仲家去。敬仲设酒宴招待他,桓公甚乐。晚公曰:“以火继之。”辞曰:“臣卜其昼,未卜其夜,不敢。”
【画饼充饥】
比喻虚名无补以实用。后比喻聊以空想自慰。《三国志·魏志·卢毓传》载:“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李清照《打马赋》:“说梅止渴,稍苏奔竞之心;画饼充饥,少谢腾骧之志。”
【象箸玉杯】
象牙制的筷子,玉制酒杯,都是非常讲究的餐具。旧指生活豪华奢侈。《韩非子·喻老》:
:“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铏,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救藿,则必施象豹胎。施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于茅屋之下,则锦衣九重,广室高台。”
【双柑斗酒】
冯贽《云仙杂记》卷二引《高隐外书》“戴颙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首?’”封建文人以“双柑斗酒”作为春游典故。
【发愤忘食】
《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说他学习连吃饭也忘了。后用来形容学习和工作的专心。
【攻苦食淡】
指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谓刻苦自励。《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裴驱集解引徐广曰:“啖,一作淡。”《宋史·徐中行传》:“[中行]得瑷[胡暖]所受经,熟读精思,攻苦食淡,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逾年。”
【茹毛饮血】
《礼记·礼运》:“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远古人类祖先不知熟食的生活写照。
【只鸡絮酒】
谢承《后汉书·徐釋传》:“释前后为州郡选举诸公所辟,虽不就,及其死,万里赴吊。常于家顶炙鸡一只,以一两绵絮渍酒,日中暴干以裹鸡,径到所赴冢隧外,以水渍绵,使有酒气,斗米饭,白茅为藉。以酒置前,酹酒毕,留谒即去,不见丧主。”后因以“只鸡絮酒”用于祭文中,表示祭品的菲薄。
【吐哺握发】
《史记·鲁周公世家》载周公自谓:“我一沐三握(一作“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旧形容统治阶级为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
【啜菽饮水】
豆为食,水为饮,生活清苦。《荀子·天论》“君子啜救饮水,非愚也,是节然也。”“节然”,恰好这样。
【山珍海错】也作“山珍海味”。山间海里出产的珍贵食品。韦应物《长安道》诗:“山珍海错弃藩篱,烹犊無羊如折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