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选集》成语典故:节外生枝

原文:“无论你们叫节外生枝也好,不叫节外生枝也好,这件事必得谈,因为这件事是发生在一月十四日以后的,没有包括在我们原来所提的八个条件以内,因此我们认为必须在第一个条件中增加惩办日本战犯一个项目。这样,这一条就有两个项目,即是:(甲)惩办日本战争罪犯;(乙)惩办国内战争罪犯。”
《中共发言人关于和平条件必须包括惩办日本战犯和国民党战犯的声明》(《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出处:“节外生枝”又作“节上生枝”,见于宋代朱熹《答吕子约》:“随语生解,节上生枝,则更读万卷书,亦无用处也。”意思是读书的时候,对其中的词句任意解释,望文生义,好比竹木节上生长出枝枒一样,不通晓其主要精神,而是钻牛角尖,这样既使读上万卷书,也没有什么用处。
浅解:毛主席在《中共发言人关于和平条件必须包括惩办日本战犯和国民党战犯的声明》一文中引用“节外生枝”这一成语,义正言辞地驳斥了国民党反动派污蔑我党关于和平谈判条件必须包括惩办日本战犯和国民党战犯是“节外生枝”。指出他们无理判决冈村宁次无罪才是真正的节外生枝。而我们党坚持全国人民利益,要惩办日本战犯和国民党战犯,则是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