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了新成语--治丝益棼

100次浏览  2025-05-07 02:46:42

出自《左传·隐公四年》

治丝益棼 【zhì sī yì fén】

治:整理;

益:越发;

棼:纷乱。

理丝不找头绪,结果越理越乱。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对头,反而使问题更加复杂。

出自《左传·隐公四年》:“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原文】

四年春,卫州吁xū桓公而立。公与宋公为会,将寻宿之盟。未及期,卫人来告乱。夏,公及宋公遇于清。

宋殇公之即位也,公子冯出奔郑。郑人欲纳之。及卫州吁立,将修先君之怨于郑,而求宠于诸侯以和其民。

使告于宋曰:“君若伐郑以除君害,君为主,敝邑以赋与陈、蔡从,则卫国之愿也”。宋人许之。

于是陈、蔡方睦于卫,故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围其东门,五日而还。

公问于众仲曰:“卫州吁其成乎”?

对曰:“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夫州吁弑其君,而虐用其民,于是乎不务令德,而欲以乱成,必不免矣。”

【典故】

州吁卫庄公的儿子,从小喜好打仗,长大后变得骄横奢侈,不受人爱戴,被当上国君的哥哥卫完(卫桓公)罢免了职务,于是逃离了卫国。后来,州吁聚集了卫国的流民弑杀卫桓公,自立为君。

继位后,为了缓和人民恨他杀君的矛盾, 取得诸侯们的信任,他挑拨宋国与郑国的关系, 唆使宋殇公伐郑, 帮殇公除掉逃奔郑国的宋公子冯,联合宋国、陈国和蔡国一起行动。

这个消息传到了鲁隐公这里,他便问谋臣众仲:"卫国的州吁能成功吗?"

众仲答道:“我听说施行德政可以和民,没听说采取作乱方式可以和民。若用作乱的方式和民,就像理丝一样,越理越纷乱。州吁依赖兵威并且安于残忍;依赖兵威就会失掉民心,安于残忍就会丧失亲信,众叛亲离,很难成功。用兵,就像火一样,不加以严禁,就会自焚其身。州吁杀掉他的国君,虐用他的民众,这样他就不肯致力于修善美德,而企图用作乱的方式定其君位,那就必然不能避免祸败了。”

【拓展】

这段对话除了治丝益棼,还出两个成语:众叛亲离玩火自焚

历史上第一位弑君的人就是这位州吁

最后,不得民心的州吁死在了本国臣子石碏què的手下。春秋时史学家左丘明称石碏:“为大义而灭亲,真纯臣也!”

治丝益棼由此告诉我们 做任何事,方法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