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典故之曳尾涂中
曳尾涂中
【出处】(拼音:yè wěi tú zhōng)《庄子·秋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 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释义】原意指乌龟拖着尾巴在泥巴里爬,比喻做官显贵,但受约束,不如隐居而安于贫贱,做个老百姓自由自在。后也比喻在污浊的环境里苟且偷生。
【历史典故】
庄子,名周,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抨击儒墨的权势观,鄙弃虚情假意,主张顺其自然。庄子曾做过漆园小吏,生活很穷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他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
楚威王仰慕他的才学,想请他来辅佐朝政,多次派使者来请他,都遭到庄子的拒绝。一次,庄子正在濮河上钓鱼,楚王又派两位大夫来请他去做官,他们对庄子说:“楚王愿将国内政事委托给您而劳累您啊!”庄子拿着渔竿没有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已经死去三千年了,楚王却把它用锦缎包好装在匣子里,藏在庙堂之上。作为一只龟,是死了留下尸骨让人尊敬好呢,还是情愿活着而拖着尾巴在泥沼中爬行好呢? ” 两个大夫说:“还是活着好啊。”于是庄子说: “请回吧!我要像龟那样拖着尾巴生活在泥水之中。”使者无言以对。

【成语寓意】
勾践卧薪尝胆时,大夫种对勾践忠心耿耿,为他出使吴国,得以保全越国,又为勾践治理国政,使一个频临残破的诸侯国得以复兴,这时的勾践,对大夫种也是言听计从。但当越国平吴,以兵横行于江淮之东,称霸诸侯之时,大夫种却被赐剑自杀。历史上,身居高位因而遇祸的数不胜数,在位时,君主要用他们,对他们都很恭敬,一旦失势,就难免被害。在日常生活中,有人企求飞上高枝,有人宁愿“曳尾涂中”。有人是别有怀抱,旁人强不过他,也只好由他。有人是有志不伸,自己强不过命运。然而无论是哪一种选择,人各有志,不能相强,相较于显声扬名,安于现状,远避祸害也不失为一个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