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了新成语--惨绿少年

100次浏览  2025-05-12 08:53:27

出自唐 张固《幽闲鼓吹》

惨绿少年 【cǎn lǜ shào nián

意思是原指穿暗绿衣服的少年,后指讲究装饰的青年男子,引申为风度翩翩的青年男子。

“惨”,通“黪”,指色彩暗淡。

惨绿,浅绿色,指服色,并不悲惨。

出自 唐 张固《幽闲鼓吹》

【典故】

《幽闲鼓吹》:“潘孟阳初为户部侍郎,太夫人忧惕, 谓曰:‘以尔人材,而在丞郎之位,吾惧祸之必至也。’户部解喻再三,乃曰:‘不然,试会尔列,吾观之。’因徧招深熟者。客至,夫人垂帘视之,既罢会,喜曰:‘皆尔之俦也,不足忧矣,末座惨绿少年何人也?’答曰:‘补阙杜黄裳。’夫人曰:‘此人全别,必是有名卿相。’”

译:

潘孟阳担任户部侍郎,其母刘夫人对他道:“以你的才干坐上丞郎之位,我怕早晚会出事。”

潘孟阳再三宽慰,夫人道:“你把同僚请来,让我看看。”

客人到后,夫人躲在帘后观察,对儿子道:“他们都是和你一类的人,我用不着担忧了。末座身穿浅绿衣服(当时浅绿为七品官服色,说明官位不高)的少年是谁?”

潘孟阳道:“补阙(唐朝官名)杜黄裳。”

刘夫人道:“这个人跟别人都不一样,将来一定是位有名的卿相。”

后来这个少年果然成了唐中一位宰相。后人便用“惨绿少年”来形容风度翩翩的青年男子。

【杜黄裳】

杜黄裳(738年-808年),字遵素,京兆郡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京兆司录参军杜绾之子。唐朝时期宰相, 散文家。

杜黄裳年轻时考中进士,又中制举(制科即制举,又称大科、特科,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为选拔“非常之才”而举行的不定期非常规考试。)宏辞科,受到宰相杜鸿渐的器重,被朔方节度使郭子仪辟为从事。

大历十三年(778年),郭子仪入朝,命杜黄裳留守朔方,主持军务。李怀光趁机矫诏,欲诛杀大将温儒雅等人,试图取代郭子仪杜黄裳辨认出诏书乃是伪造,质问李怀光,使其阴谋未能得逞。

唐德宗贞元年间,杜黄裳入朝,担任侍御史,因与宠臣裴延龄不睦,十年未得升迁。永贞元年(805年),唐顺宗继位,杜黄裳因女婿韦执谊拜相,得以升任太子宾客,后改任太常寺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