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了新成语--眢井瞽人

100次浏览  2025-05-10 10:11:59

严复 《救亡决论》

眢井瞽人【yuān jǐng gǔ rén】

眢井: 1.废井;无水的井。

瞽人: 1.盲人,失去视力的人。 2.古代盲乐师。

处于枯井中的瞎子。比喻毫无见识的庸人。

严复 《救亡决论》:“盖非西学洋文,则无以为耳目,而舍格致之事,将仅得其皮毛,眢井瞽人,其无救於亡也审矣。”

【拓展】

眢井翁 -- 后人对 郑思肖 的敬称。

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军战败后,陆秀夫与幼帝赵昺bǐng跳海身亡,十万军民随之投海殉国,南宋宣告灭亡,自此有无数南宋的文人坚守民族气节。

郑思肖,宋末诗人、画家,字忆翁,号所南。宋亡后改名思肖,“思肖”的肖,为“赵(趙)”字的一部分,为思念赵宋之意。他家里有一块匾额“本穴世家”,把“本”下边的“十”字挪到“穴”下面,就是一个“宋”字。

钱曾 注:“ 鄭所南著《心史》,藏之北禪寺井中,故目之爲眢井翁 。”

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吴中地区大旱,城里居民望雨如甘霖,承天寺僧众为取水解渴,共同动手浚疏寺内一口古井,忽听“叮当”声响,得一封铸严密的铁函,外写“大宋孤臣郑思肖百拜封”。

揭掉包纸,里面是一本折迭成卷的稿本,名曰《心史》

因此,此书又被称为《铁函心史》《井中心史》

《心史》是元代南宋诗人郑思肖所创作的一部作品集,详细地记叙了蒙古灭金、灭宋的过程,记录了南宋爱国者的英勇斗争和卖国者的种种丑行,并分析南宋灭亡的原因;介绍元世祖至正二十一年以前的蒙元历史,贯穿了其忧国忧民的热肠、眷念故国的深情、志在匡复的信念、傲然挺立的民族气节。

近代学者梁启超感慨地说:“此书一日在天壤,则先生之精神与中国永无尽也”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 郑思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