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了新成语 -- 一夔已足

100次浏览  2025-05-11 01:06:21

出自于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传》

一夔已足 【yī kuí yǐ zú】

指有一个人就可以制乐,形容只要是专门人才,有一个就足够了。

:相传为舜时乐官,可以制乐。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传》“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夔】

夔(kuí)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条腿的怪物。

《山海经·大荒经(大荒东经)》记载,夔牛是古时代神兽,古时生于东海流波山,形状似牛,全身都是青色的,没有长角,只长了一只脚,每次出现都会有狂风暴雨。它身上还闪耀着光芒,似日光和月光,它的吼声和雷声一样震耳欲聋。

后来黄帝得到这种兽,用它的皮制成鼓并用雷兽的骨做槌,敲击鼓,鼓声响彻五百里之外,威慑天下。

古籍中则说蛇状怪物。“夔,神魅也,如龙一足。”《说文解字》

商晚期西周时期青铜器的装饰上,夔龙纹是主要纹饰之一,青铜器上的龙纹常被称为夔纹夔龙纹

宋代以来的著录中,在青铜器上凡是表现一足的、类似爬虫的物象都称之为夔,这是引用了古籍中“夔一足”的记载。其实,一足的动物是双足动物的侧面写形,故不采用夔纹一词,称为夔龙纹龙纹

夔龙纹

【典故】

异兽说许为讹传,《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有如下记载:“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古者有夔一足,其果信有一足乎?’孔子对曰:‘不也,夔非一足也。夔者忿戾恶心,人多不说喜也。虽然,其所以得免于人害者,以其信也。人皆曰:“独此一,足矣。”夔非一足也,一而足也。’哀公曰:‘审而是,固足矣。’”可辨。

时,民间出现了一位很有名气的乐师,他的名字也叫夔。他精通音律,特别擅长击罄。据说只要夔一击罄,百兽就会随着他的节奏跳舞。

继位后,任命夔为乐官。舜十分欣赏夔的才能,决定派他到全国各地去正音协律,传播音乐。重黎担心夔一个人难以承担这个重任,建议舜再找几位乐师协助夔执行任务。舜听后摇摇头说:“音乐之本,贵在能和。像夔这样精通音律的人,一个就足够了。”

春秋后期的鲁国,有不少人把在舜时代担任乐官的夔与黄帝时代的怪兽夔混为一谈,认为这位乐官只有一条腿。

鲁哀公对这件事也搞不清楚,特地去问孔子,说:“我听说乐官夔只有一条腿,是这样的吗?”

孔子听后摇着头回答说:“一条腿的夔是有的,那是黄帝时捕捉到的一只怪兽。乐官夔是人,怎么会只有一条腿呢?舜曾经说过‘夔者一而足’的话,但这句话的意思说:精通音律的夔有一个就够了,并不是说他只长了一条腿。”人们都认为孔子的解释是对的。

为了避免误会,“夔一足”的说法就改为了“一夔足”。后来,演变为“一夔已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