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努力,你怎么“出类拔萃”?

100次浏览  2025-01-01 20:45:01


出类拔萃

出类拔萃这个成语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萃:原来指草丛生的样子,后来引申为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出类拔萃:意思是超过同类,多用来指人的品德和才能。

在这里,孟子感慨自从有人类历史以来,称得上“圣人”的,恐怕只有孔子了!

近义词:超群绝伦、卓尔不群;反义词:滥竽充数、碌碌无为。

我们今天有些人,稍微遇到点儿挫折,就选择躺平。殊不知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特别是时代洪流的今天,如果不付出巨大的努力,要想“出类拔萃”,要想有所成就,简直比登天还难!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孔子的一生我们已经讲得很多了,那今天我们讲一讲孟子的一生。


孟母三迁

孟子,名轲(kē),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孟子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为了不让孟子学坏,孟子的母亲多次搬家,择邻而处,所以才有了“孟母三迁”的典故。

后来,孟子拜子思(孔子之孙)为师,终于学有所成。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是位非常有抱负的政治家,在诸侯国合纵连横,战争不断时期,作为锐捷的思想家,孟子意识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和趋势,建构了自己的学说。与孔子一样,他力图将儒家的政治理论和治国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国家治理主张,并推行于天下。而当时各个思想家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游说各国诸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孟子开始周游列国,游说于各国君主之间,推行他的政治主张。


孟子周游列国

孟子大概45岁的时候,开始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大概在公元前356年至前320年之间,齐威王在位的时候,孟子到了齐国,齐威王亲切接见了孟子,对他的学术主张给予高度的评价,但是,并没有得到齐威王的重视。

公元前239年,孟子带着弟子们到了宋国,仍然没有受到重视。

离开宋国后,孟子到了滕国,滕文公对他待若上宾,多次向他请教治理国家的事情,却不接受他的政治主张。无奈之下,公元前320年,孟子离开滕国到了魏国。这时,孟子已经五十三岁。

当时梁魏屡败于他国,所以梁惠王对孟子说:"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梁惠王讲了一套施仁政于民的办法。他说,这样,就是用木棒也可以抗击拥有坚甲利兵的秦楚军队。梁惠王问的是怎样报复齐、秦、楚的具体办法,孟子回答的却是空泛的道理,当然得不到梁惠王的重视。


孟子受到热情接待

孟子到魏国的第二年,梁惠王就去世了,他的儿子梁襄王嗣位。孟子见到梁襄王,对他的印象很坏,说他不像个国君。这时,齐威王已死,宣王嗣位,孟子便离开魏国又到了齐国。

公元前318年,孟子再次来到齐国,齐宣王热情接待了他。

孟子对齐宣王的进言很多,并未见用。他本来打算依靠齐宣王来推行他的政治主张,但齐宣王只是把他当作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来尊重,而不是想实现他那一套政治理想。孟子也看清楚了这一点,便准备回乡。

这一次,孟子带领弟子再次来到宋国,但是宋国是个小国,夹在齐楚之间,旦夕存亡,哪里有空关心他的政治主张。

最后,孟子只得由宋国回到鲁国,孟子这时已经六十几岁,便回到老家邹国,不再出游了。


孟子

但是,孟子并没有消沉,而是积极的教育弟子,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整理自己的文章,并最终写成了《孟子》一书,流传后世。

孟子一生的经历,也很像孔子,过着长期的私人讲学的生活,中年以后怀着政治抱负,带着学生周游列国。随从的学生最盛的时候,是“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他也是到处受到当权人物的款待。他到了哪一国,都无所顾忌地批评国君,甚至责备得国君“顾左右而言他”,而他的政治主张却不被接受。孟子晚年回到故乡,从事教育和著述。他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最快乐的事。他在家乡与万章等人整理《经》、《书经》,阐发孔丘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共11篇,现存7篇。

孟子的一生虽然坎坷,但他并没有遇到挫折就躺平,仍然积极乐观地宣扬自己,教育弟子,整理著作《孟子》,才有了“亚圣”的成就。

我想说的是,人生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轻言放弃,很多年以后,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成就“出类拔萃”的自己!